首页 |医院概况 |科室设置 |政策法规 |健康教育 |就医须知 |健康管理 |公费医疗 |体检专题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计生办
健康宣传
高血压病
高血脂病
糖尿病
经期保健
冬季专题
健康宣传
医患互动
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宣传
健康宣传
开展禁毒斗争,消除毒品危害
发布日期:2017-03-09 浏览次数: 字号:[ ]

    吸毒是世界许多国家严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吸毒造成了超越国界的社会犯罪增加和个人人格沦丧等严重后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1909年2月、1912年1月、1924年11月和1925年 2月份特别召开了上海国际禁烟会议海牙国际禁烟会议和第一第二次日内瓦国际禁烟会议,签订了《海牙禁烟公约》和《日内瓦禁烟公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戒毒和反毒品走私斗争在国际范围内全面展开。

 

    毒品问题更与恐怖主义、洗钱和贩卖人口等跨国有组织犯罪相互交织。遏制毒品生产、打击毒品走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颁布更加严厉的反毒法律、建立专门反毒机构、扩大缉毒力量、有计划开展扫毒行动、加强武装缉毒和扫毒国际合作等措施来遏制毒品的蔓延。例如2001年8月和2002年5月,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四国禁毒合作部长会议和东亚次区域禁毒谅解备忘录高官会议相继在北京举行,共商禁毒大计,南部非洲国家与欧盟决定联合打击越境非法走私毒品,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规定凡携带一定数量毒品的人一经查获就处以绞刑,泰国提出了以经济作物代替罂粟的改植计划,缅甸建立了肃毒组织和戒毒中心,摩洛哥制定了彻底根除大麻的计划,俄罗斯制定了与非法毒品交易作斗争的纲要并成立了反毒专门委员会,美国等一些美洲国家也投入相当大的力量在国内展开扫毒运动。

 

    中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积极进行禁毒斗争,积极参与国际禁毒合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围绕国际禁毒日的主题开展了广泛的禁毒专项斗争和群众宣传。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12月颁布《关于戒毒的决定》。2000年6月,中国政府发表了 《中国的禁毒》 白皮书。据公安部提供的消息,1998年至2003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54.69万起,缴获海洛因51.03吨,铲除非法种植罂粟6400余亩。

 

    2016年2月18日,《2015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显示,2015年国产毒品缴获量79吨,占全国毒品缴获总量的77.3%。2015年,全国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6.5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9.4万名,缴获各类毒品102.5吨,同比分别增长13.2%、15%和48.7%。2015年,全国破获可卡因案件70起,缴获可卡因97.7公斤,涉及国内9个省份。截至2015年底,全国累计发现、登记滥用可卡因人员202名,吸毒人员查获地涉及国内18个省份。在境内来源方面,国内制造冰毒晶体、氯胺酮活动依然突出,2015年国产毒品缴获量79吨,占全国毒品缴获总量的77.3%。

    历史
    中国历史上深受鸦片烟毒之害。清雍正五年(1727),英印殖民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走私商陆续向中国倾销鸦片。道光十九年(1839),输入中国的鸦片达 4万箱。中国每年因吸毒耗费的白银外流约 500万两。鸦片烟毒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国防、人民健康和家庭生活深受破坏和摧残。道光十八年,清政府再次下令禁烟,并派湖广总督林则徐到广东查办。次年 3月到达广州的林则徐严厉禁烟,掀起了著名的收缴鸦片、虎门销烟的禁烟行动,但却遭到帝国主义的反对和干涉,禁烟大业就这样前功尽弃。鸦片战争以后禁令从未实施。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曾经宣布禁烟禁毒,也没有禁绝。一些官吏保护贩毒活动,供给飞机、轮船和武装,为贩毒犯走私运毒提供方便,以致烟毒泛滥成灾。

 

    自1987年以后,各国在每年的6月26日前后都要集中开展大规模的禁毒活动。
    毒品是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大麻、杜冷丁等200余种国际公约明令禁止的麻醉品与精神药物的统称,也包括美国等地流行起来的迷幻药。国际上通常把毒品分为九大类,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鸦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类,可卡因类被称为“百毒之王”。毒品——白色恶魔。


    世界上有四大“毒窟”,分别是位于东南亚老挝、泰国、缅甸三国接壤地区的“金三角”;位于中、西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接壤地区的“金新月”;位于南美洲哥伦比亚的“银三角”和黎巴嫩的“第四产地”。世界四大毒品产区和主要转运地及运输路线。


    大量的毒品交易,巨额的毒资流动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国际经济的正常运转。联合国毒品监督机构2003年3月公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指出,全球毒品每年销售总额8000亿至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这一数字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收入,与全球军火贸易额相差无几。全球经常性和偶尔性的毒品使用者已达2亿之多;其中1.63亿人吸食大麻,3400万人食用安非它明,1400万人食用可卡因,1500万人服用鸦片制剂,800万人食用摇头丸。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展到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出现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女性吸毒者增加的趋势。中国现有吸毒人员超过74万,据联合国官员调查指出说全球约有1.85亿人滥用毒品。

    今天

    中国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积极进行禁毒斗争,积极参与国际禁毒合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围绕国际禁毒日的主题开展了广泛的禁毒专项斗争和群众宣传。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12月颁布《关于戒毒的决定》。2000年6月,中国政府发表了 《中国的禁毒》 白皮书。2007年12月29日,中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禁毒法》,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2011年66月26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97号国务院令,公布《戒毒条例》,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禁毒法律制度的体系已经建立。

 

    中国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持续组织开展禁毒专项斗争,全面深化禁毒重点整治,健全完善陆海空邮立体防控体系,创新缉毒执法方式手段,严厉打击并有力震慑了毒品犯罪活动:首先是大力强化堵源截流,有效遏制毒品来源;其次是持续开展禁毒专项行动,切实加强侦查破案工作。

 

 2012年5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公布《2012中国禁毒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全年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0.17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1.24万名,缴获海洛因7.08吨、冰毒及片剂14.32吨。抓获网上逃犯3705名。同时,严厉打击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破获易制毒化学品刑事犯罪案件414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和其他各类用于制毒化学品1834.78吨。全国查获有吸毒行为人员41.3万人次,新发现吸毒人员23.5万名;依法处置强制隔离戒毒17.1万名,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9.7万名。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建有276个全民禁毒教育中心、80余万名兼职禁毒宣传教育辅导员、100余万名禁毒志愿者,全面推进禁毒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通过宣传教育,中国新滋生吸食海洛因人员明显减少,国内非法种植罂粟基本禁绝。与2004年相比,2011年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比例已经从70.4%降至55.6%。

 

    此外,目前全国已经建成戒毒康复场所53个,安置戒毒康复人员4万余名。禁毒人民战争开展以来,全国累计强制隔离戒毒162万人次,责令社区戒毒近21万人次,累计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约35万人次,全国巩固三年以上未复吸的戒毒人员有64.1万名。

 

    我国毒品形势呈现持续好转的发展势头,但是全球毒品持续泛滥,毒品产量居高不下,毒品制造、走私、滥用活跃,国际毒情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加大。仅2011年,我国就缴获“金三角”海洛因5.1吨、冰毒7.9吨。同时,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仍然不少,境内制贩毒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合成毒品滥用发展迅猛,落实防范管控措施任务非常艰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